同属3门掀背钢砲小车、车名同样称作Civic、所搭载的引擎更都是採用Honda铭机K20A,但由于出生的年代不同,也造就出迥异的外型线条,EP3 vs. FN2这Civic同根相煎的画面,若从轻鬆的角度来看,似乎还满有意思的。

大幅进化高贵Civic
摆脱廉价平民形象
相信许多热爱操控与改装的车友们,其人生的第一部车就是Civic吧,不论是K6、K8或是三门、四门,都拥有极佳的驾驶乐趣与改装潜力,因此在1993~2001年这段国内赛车运动最风行的年代里,喜美可是厂车的最佳代名词,当然也因此成为许多马路小英雄的脚下风火轮,造成极差的社会观感,在长辈间的整体评价往往是差强人意。6代Civic改朝换代成七代Ferio车款时,正好遇到三阳工业结束与日本本田的总代理合作关係,加上后续台本经营时没有在台生产也没有引进,使得七代3门Civic从此在台湾新车市场上消失,直到贸易商再此引进后,才得以延续「香火」,因此市场上的能见度可是相当稀有,且多半都是美规Si车型,更不用说是真正的Civic Type-R,因此能找到这部几乎已Type-R化的EP3,就显得令人格外兴奋。

这部EP3原本所搭载的引擎为黑头K20A引擎,原厂对应最高马力为160hp,搭配五速手排变速箱,此条件想要与现今的钢砲小车划上等号似乎略显免强,因此车主最后决定将DC5上拥有220hp的红头K20A引擎与六速手排箱给换上,加上全套的DC5底盘,与正日规新款EP3外观套件的强化,一部性能外型趋近于日规EP3的Civic Si就此诞生。

2.0L+i-VTEC+六速手排
整体战力更加全面
从外型来看,EP3有着更高的车身线条,从中可约略见到欧系钢砲的影子,加上前悬吊系统已从双A臂改为麦花臣,因此可获得更佳的车内乘坐空间表现。动力部分,本车所使用的K20A红头引擎可是内藏许多高科技引擎技术在里头,包含因应时代科技进步而诞生的VTC可变气门正时系统,亦与VTEC可变气门扬程系统一并搭载于其上,企图透过双可变系统获得全速域的加速反应。这组全新设计的DOHC i-VTEC双可变气门设计,是综合VTEC高转速大马力的优势与VTC低转速高扭力的特点的高科技产物,将这两项设计合而为一的i-VTEC设计,将创造出更加宽广的动力带,一扫过往DOHC VTEC低速无力的问题。

另外在引擎轻量化方面,外部的各项辅机,例如:发电机、冷气压缩机、方向机泵浦等,皆採用单一皮带带动的方式驱动,且皆採直接锁在引擎上的方式固定,少去多余支架,使得引擎外部重量就较上代B18C轻了10kg;在引擎内部机件方面,不论是活塞、连桿、曲轴都尽量採用质轻强度够的材料製造,且对于高转速容易产生协震的曲轴波司座部分,亦从过去分离式设计,改以笼状构造的一体式波司座取代,波司座强度得以确保后,波司的宽度也就能够进一步缩小,曲轴旋转时的磨耗就能降低,当然更有助于高转速化。透过这些引擎科技的加持,Type-R的威名才得以延续,使得「JDM」这个名词依旧在世界车坛中发光发热!

同样来自英国Honda
八代Civic令人惊豔
和七代一样,车厂代号为FN2的八代掀背Civic,全车系皆为英国威尔特郡Swindon厂生产,销售整个欧洲地区,且Type-R式样也已在日前逆输入回日本,外表给人非常运动化的感觉,加上独具创意的车身线条与灯具造型,因此一推出就立即吸引全球汽车媒体的目光,使得八代Civic Type-R一直都是车坛的聚焦话题。其较低的车高与座舱位置,结合独特的车头与楔型车侧造型,加上车长缩短、车宽扩增且配用大径轮圈,相形亦利于操控性的发挥。

八代Civic Type-R造型上的特殊之处,在于短且倾斜的车头非常有未来感,这要拜引擎盖和前保桿间设置了头灯与取代水箱护罩的整片透明板所赐,另外像是雕刻品一般的侧裙,从前轮延伸到后轮,并且与轮拱合而为一,这样顺畅的线条,接着融合进前后保险桿的造型里,这些巧思都让它显得非常前卫,整体更见精悍而展现出强烈的钢砲风味。而为营造空力感且适合操驾,车身亦往小而低的方向迈进,与七代EP系列相比,其4250mm车长、1460mm车高都缩减了35mm,但1760mm的宽度却增加65mm,如此设计下使得前后轮距也能进一步拓宽,以用有更稳定的高速行驶稳定性。

内装设计部分,最特别之处要算是仪錶与中控檯部分,其双区设计涵盖了所有控键,除了造型漂亮外相对提供驾驶者极佳便利性,加上整个仪錶的背光颜色同样採用红色为主调,因此夜晚开车时有种驾驶战斗机的错觉,算是市售车款中的佳作,而所有行车资讯中,比较重要的讯息全都放在上半部显示,能够减少驾驶低头阅读的次数以及时间,解此增加行车安全,且当中还加入VTEC开启灯号,能让车主知道VTEC切换时机与开启有无,增加不少驾驶乐趣。

前后两代Civic对决
胜负只在毫秒之间
大家会许会问:这两部Civic Type-R到底是哪一部较强,说真的由于EP3已改装Mugen避震器,因此要在此时此刻比出高下似乎显得有些不公平,因此我们访问了在场的JDM达人也同时驾驶过这两部车的益新掌门人-小曹,为此问题发表些感想。据其表示EP3的强项在于较高的动力输出(相差14hp)、较短的轴距(相差65mm)与较轻的车重(相差155kg),因此直线时的加速表现较新款FN2好上一些,但其弱项在于底盘设计,虽然两代车款的前悬吊系统同属麦花臣设计,但结构上还是有着不小的差异,FN2的底盘设定更为成熟全面,方向盘转向时的反应与车头指向性更为灵敏,加上有电子系统的辅助,因此过弯速度可较EP3快上一些,以弥补直线加速不如对方的缺点,在各有优缺点的情况下,两部车想要在山路上分出胜负,输赢似乎会在毫秒间,决胜点应该在驾驶者身上。




